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云南省的传统音乐。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2006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中文名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遗产编号:

Ⅱ—30

地区

云南省

申报地区: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批准时间

2006


1信息

编辑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文化遗产名称: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遗产级别: 国

2原生文化

编辑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流传于红河县阿扎河乡东部以普春村为中心的几个 哈尼族村落,其流传地区自然环境封闭、交通不便,历史上一直是瓦渣长官的辖域。单一的民族分布格局,以及土司政权长期统治的政治历史背景,使得外来的异质文化始终未能渗透进普春一带,哈尼族多声部音乐等原生态传统文化才得以系统保存下来。该民歌一般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帮腔二种,演唱内容以原生态的《栽秧山歌》为主体,其它的《欧楼兰楼》、《情歌》等为附体,与哈尼族其它民歌相比较,多声部民歌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3相关解释

编辑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多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民间则有“双音”、“双声”、“公母声”等俗称。很久以来,人们以为中国的民间声乐作品中没有“复音”现象存在。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家在采录民间音乐的过程中陆续发见了大量的这类民歌,才扭转了世人的看法。

4风格独特

编辑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据调查,多声部民歌之中的栽秧山歌是哈尼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歌。千百年来,哈尼族的人们在劳动中自然产生了栽秧山歌。在哈尼族果宏人的聚居地区,16岁以上的姑娘以及中老年妇女都能演唱。世代与梯田打交道的哈尼族人最注重的是栽秧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梯田里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栽秧山歌是1986年红河县开展民族音乐集成调查活动时,哈尼族艺术家吴志明下乡调研时偶然发现的,他坚信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1988年,云南艺术学院器乐系教授 张兴荣夫妇来到红河县,这独特的音乐同样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5风格特点

编辑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 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 三弦、 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6传承价值

编辑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8个声部的原生形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这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已引起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传承完全依赖民间歌手,尽管它已引起音乐界、人类学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但长期没有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具有多声部音乐综合素质的传承人日益减少,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形式正处于失传的边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