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
巴山背二歌,迄今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巴山背二歌旋律流畅清新,调式为徵调式,结构较为简单,多为上下句和分节歌。歌曲唱腔明亮,高亢悠扬,节奏较为自由,风格粗犷豪放,极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难上坡》等。[1][2]
2006年5月20日,巴山背二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6。[1][3]
· 词条图册
|
|
巴陕渝贵交界处,深山层层叠叠,是进出川蜀最为艰险之段。文献记载,周边各地文化、物资交流络绎不绝,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用专门的木质背架运送货物的背夫。秦汉时期,米仓古道穿越巴中境内,他们在这条道路上背着“背架子”,从事物质资料的运输工作。从米仓古道(汉中到通江)、汉壁古道(梁州到巴州)的路,就是背二哥背运往来的必经之道。他们头顶高天,脚踩蜀道,攀援于悬崖边。背二哥在深山沟、大山里辛勤劳动,十分艰苦,什么蛇倒退、鬼见愁,走只能前行不能后退,后退有可能掉下岩。而山里的野兽多,背夫不成群结队就可能被野兽袭击、吃掉,自然结成背二哥队伍,羊肠小道难行,米仓古道的栈道是前人用錾子打的,只能放一只脚,加上中午肚子饿天气热,山上只有知了在叫,没有其他声音,筋疲力尽的背二哥杵子一打,扯开嗓子甩几句山歌,表达思乡之情或纾解疲劳,大家情绪就来了,这便是“巴山背二歌”的由来,它迄今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祖祖辈辈传下的调式也渐渐固定。《巴州志·风俗篇》记载,康熙雍正年间,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今,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2][4]巴山背二歌
与巴山背二歌有关的艺术品作品(3)“巴山背二歌”是由长期从事货物背运的劳动人民所创造,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合,是依照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背二哥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由于巴山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间广泛传唱。[5]巴山背二歌的取材十分广泛,所闻之事、所见之景,皆可做歌。作为一种山歌,“巴山背二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帮合。有歌颂勤劳勇敢、劳苦艰辛内容的背二歌;有歌唱背运工具,歌唱劳动的背二歌;有反映为消除疲劳而专唱风流歌为内容的背二歌等等。如:“高高的大巴山,离天只有三尺三,要想翻越巴山顶,只有背二哥的铁脚杆。”“背上千斤翻巴山,铁打腰杆都压弯,打双赤脚路难走,七十二道脚不干。”又如:“拐扒子儿二尺小,上坡下坡离不得它,过河踩水探探浅,亲生儿子不如它。”[5]
· 格律
巴山背二歌唱词以七言格律为主,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没有构成起、承、转、合,唱腔高亢悠扬,风格粗犷豪放,结束时为长吁短叹的一声甩腔,极具地域特色。语言诙谐、风趣,均为即兴创作,多用双关语来表达内心世界。[4]
· 歌词
歌词大都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格律诗,如:“弯弯背架像条船,情哥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坡才团圆。”巴山背二歌的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外,还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衬词一样用实词作衬词,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背二哥歌唱自己的生活,其衬词往往只有“贤友儿”“情兄儿”等,这类衬词指背二哥们相互打招呼;如果唱情歌,其衬词则为“贤妹儿”“情妹儿”或“情哥儿”。[4]
· 调式
《巴山背二歌》的调试全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其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高亢悠扬,能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结束时都有长气短叹的一声甩腔:“耶——嘿!”[4]
· 曲牌
巴山背二歌的曲牌有很多种,南江唱的背二歌与通江唱的背二歌又有不同,但整个音乐旋律的大框架都属于大巴山风格,只是有些微小的差异,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4]
· 演唱方式
巴山背二歌的演唱方式主要是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巴山背二歌内容丰富,有歌颂勤劳勇敢、劳苦艰辛的,有歌唱背运工具和劳动的,有歌唱爱情的。[4]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记录社会发展的活典籍和研究巴山人历史的真实依据,它承载着巴山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1]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背运业由原来的长途背运演变为今天的短途背运,且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濒临危机,急需保护。[1]“巴山背二歌”是流传于四川巴中市大巴山深处的歌谣,随着交通便利,人员流失,人们不再步行出山。[6]当年会唱山歌的青年们逐渐老去,后辈们也都到城里去了。传唱了千年的背二歌,正在淡出巴地人们的视野。
陈治华,男,汉族,1945年出生于四川巴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
从2016年底开始,西华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郑宇及其学生团队联合摄制纪录片《巴山背二歌》,并赴巴中市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拍摄,于2017年年底完成拍摄。[8]
2018年6月7日至2018年6月9日,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举行,共有30部(集)非遗纪录片展映,其中就有影片《巴山背二歌》,它讲述了年逾古稀的陈治华老人将“巴山背二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努力。[6]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巴中市文化馆获得“巴山背二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9]
· 重要演出
20世纪60年代初,重庆市歌舞团、四川省歌舞团、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到巴中采风,曾编排了舞蹈作品《巴山背二哥》和声乐作品《巴山背二歌》。[4]
2010年,方言小品《巴山背二歌》在中央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4]
· 荣誉表彰
2018年,南充原创纪录片《巴山背二歌》 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活动。[8]
有现存于陕西长安县兴教寺慈恩塔院内一块石碑上,有一幅宋代工匠仿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所背的“背架”一模一样,说明唐代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背架”这种运输工具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