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巢湖民歌
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伴随着巢湖悠久的历史,巢湖民歌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巢湖民歌以号子、山歌、小调三大门类为主,其他如舞歌、风俗歌、儿歌以及属于亚民歌范畴的生活音调为数不多,也有流传。巢湖民歌既有代表性的体裁以及相对统一的结构风格,又在与毗邻地带的民歌的交融中,形成了多种声腔共存的格局。巢湖民歌在音乐形式上基本上是单声音乐体制,绝大部分的歌曲音域不宽,通常是八、九度[1]。
2006年5月20日,巢湖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6[1][2]。
|
|
巢湖民歌歌会(3)伴随着巢湖悠久的历史,巢湖民歌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并一直传唱至今。
在民间传说和原始民歌歌词的零散记载中,人们可推算出巢湖民歌的起源,并将其历史追溯到南宋、元朝时期。与中国其他地方的传统音乐一样,巢湖民歌也是随着当地语言的产生而形成,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歌唱语言,也是一种将语言加以延伸升华后的音乐艺术。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聪慧的歌唱者采取“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唱到哪,干什么活唱什么歌,巢湖民歌便在当地人的生活劳动和喜怒哀乐中产生,再经过世代的传播、继承和创新而不断丰富、完善,出现了号子、山歌和各种小调,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体系[3]。
巢湖民歌闪耀渔火之夜巢湖民歌既有代表性的体裁以及相对统一的结构风格,又在与毗邻地带的民歌的交融中,形成了多种声腔共存的格局。巢湖民歌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民歌形式包括反映劳动生产、劳动生活及情趣、爱情生活和风俗习惯等主要方面。
反映劳动生产的民歌占巢湖民歌的多数。其主要集中在号子、山歌、秧歌等类民歌中。如《舂米号子》《打夯号子》《薅稻歌》《喊秧歌》《小小水车八尺长》《唱得大地披绿装》等,通过这些民歌可以看出民歌和劳动间的关系。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唱起民歌既可以统一步伐、协调动作,又可以自娱自乐,减轻疲劳,舒缓精神,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劳作中的情趣。还有一些民歌把生产技能和劳动常识融在歌词中,直接传授劳动知识。
反映劳动生活和情趣的民歌,有居巢民歌《唱四季》《唤小牛》,庐江民歌《十里长冲好风光》等。
反映爱情生活方面的民歌在巢湖民歌中占的比例也比较大,而且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恋和婚姻生活。如和县民歌《打茼蒿》,居巢民歌《四季相思》,庐江民歌《郎唱山歌妹知音》,无为民歌《来年春日等哥回》《送晚茶》等。
反映人民群众风俗习惯的民歌如居巢民歌《灯歌》《划龙船》等;有的是在各个节气中演唱,带有纪念性和仪式性的歌曲,如无为民歌《老龙下河快如飞》;还有一类则是婚丧仪式中演唱的歌曲,如无为民歌《吹吹打打就进了婆家门》等。这些民歌主要表现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的内容乞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避免灾害;有的内容则是祝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还有的内容则是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3]。
巢湖民歌巢湖民歌以号子、秧歌、小调三大门类为主,其他如舞歌、风俗歌、儿歌以及属于亚民歌范畴的生活音调为数不多,也有流传,但这些少量的民歌体裁在巢湖民歌中一般都被归并入小调类。
号子有巢湖船夫号子、船工号子、木排号子、春米号子、划船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车水号子等。号子是伴随劳动产生的,因而旋律铿锵有力,节奏性很强,曲调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十分口语化,容易演唱。号子由于地域不同、工种不同,因此分布差别很大。
秧歌是巢湖民歌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巢湖水域丰富,是稻米产区,水乡秧歌的传唱由来已久,其种类主要分为喊秧歌、丫头调薅稻歌、耘田歌、风摆柳、刘姐姐、犟颈红等。巢湖秧歌以“喊秧歌”最为著名,主要流传于居巢区,无为、庐江等县也有流传,但数量不多。“喊秧歌”的演唱形式一般由领唱和帮唱组合而成,它的节奏舒展、自由,旋律高亢嘹亮,具有山歌风味,在旋律中用了大量的装饰音,使曲调变得特别优美动听。“喊秧歌”的内容主要以歌唱劳动为主。“丫头调”是广泛流传在巢湖地区的秧歌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因为唱至最后都有“啊,丫头子哎”的衬词而得名。其旋律优美,音域不宽,便于演唱。秧歌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但有反映劳动和生活的,还有反映历史题材的,也有反映爱情的。“薅稻歌”是流传在和县一带的秧歌,其演唱形式与“丫头调有些相似,也是由领唱和帮唱组成,但帮唱时不唱歌词,只唱由衬词构成的乐句。另外,帮唱部分结构比“丫头调”复杂而庞大。“刘姐姐”也是流传在居巢区的一种秧歌,这类秧歌的内容大多反映爱情生活。与水光湖色的秧歌不同,山歌则是在山野里唱的歌曲。其节奏舒展,旋律高亢嘹亮,优美动听。巢湖流传的有车水山歌(靠山音)、放牛山歌、采茶山歌等。
小调主要是指在城镇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歌,其数量颇大,内容也复杂多样,雅俗悬殊较为明显。其主要有灯歌、门歌、卖杂货等。
巢湖处于皖中江淮之间的独特位置,东西南北毗邻地带的诸多民歌在这里交流,多种声腔也在这里融合。在与相互毗邻地带的民歌交流融合中形成音乐兼容并蓄、诸多声腔竞发的格局,巢湖民歌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但同是在巢湖地区境内,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不同,民歌流传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类的民歌,唱法也不同,各具特色,如秧歌一般流传于稻米产区,山歌则更多地流传于山区丘地带。同样是秧歌,在唱法上司集、炯炀、银屏等地就各有各的唱法[3]。
巢湖民歌在音乐形式上基本上是单声音乐体制,绝大部分的歌曲音域不宽,通常是八、九度。旋律上比较平稳,旋法上主要特点是三音列级进或环绕的典型四度进行,旋律走向以下行居多。
调式上普遍是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宫、商、角调式都很少见不同宫系的转调,除个别由外地区传入或受之较深影响的曲目临时离转调,有时出现四、五度关系外,转调一般不存在,同宫系统的转调式转换和游移,倒是常见,尤其是本地区徵调式民歌常常含有很鲜明的羽调色彩,徵羽交替非常普遍。
在节奏、节拍方面,山歌、秧歌等的节奏是比较自由的,非律动和变换拍子较为普遍,号子和小调的节拍则基本上是偶数拍子,即二拍和四拍。
在音乐结构上,巢湖民歌主要有单句式、上下句、起承转合式、五句头、多句连缀和乐段扩展等多种类型,少数曲目并有对置、对比乐段,构成二部式,个别曲目如《庐江灯歌》,乐段再现之间还可自由插入几首短小而风格相近的民歌,构成别具一格的回旋曲式[3]。
巢湖民歌巢湖民歌的歌词语言朴素生动,口语化、生活化,衬词较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是巢湖民歌最显著的特征,是造就巢湖民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和“十唱九不同”的根本原因。所谓“望风采柳”,即在劳动生产生活中见什么就唱什么。在各种场合都用编歌、唱歌来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劳动生活及丰收的喜悦,缓解劳动者的疲劳,相互鼓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巢湖秧歌,又称“喊秧歌”是本地最为流行的一种民歌。一到栽秧季节,劳动人民在水田中边劳动边喊唱,开秧门时唱,拔秧时唱,抛秧把时唱,插秧时唱,薅草时也唱领众和,场面壮观。以“望风采柳”形式创作的民歌,无拘无束,即兴而出,张口就唱,浅显易懂,群众基础广,自然流传开来,是当地盛行的传统艺术形式[3]。
巢湖民歌代表曲目有《姑嫂对花》《喊秧歌》《刘姐姐》《吓老鹰》等[1]。
研究巢湖民歌史,可以探寻巢湖历史变迁的踪迹;研究巢湖民歌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安徽民歌史和中国民间音乐史的研究。巢湖民歌是巢湖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承、弘扬巢湖民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李家莲,女,汉族,2018年4月,李家莲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该人物所在的申报地区为:安徽省巢湖市[4]。
文广新局:巢湖民歌进校园2010年10月,居巢区举办了第九届巢湖民歌·“人普杯”居巢民歌演唱会暨建国六十一周年文艺演出,其旨在通过此次演唱会,传承居巢民歌,汇集新人员和新作品,让居巢民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2013年3月,巢湖市人民政府在巢湖成立了巢湖民歌研究会,吸纳了一批传唱、研究巢湖民歌的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及专家[5]。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巢湖市文化馆获得“巢湖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6]
2017年11月7日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的子活动之一——巢湖民歌演唱会在合肥大剧院举行,巢湖民歌省级传承人李家莲和男歌手雷玉君在演唱会合唱了《绿浪滚滚迎面来》,这首歌由巢湖传统秧歌改编而成。
2017年11月8日,由黄冬松作词、黄大鹏作曲的新创巢湖民歌《千古名镇,五彩散兵》,登上了“华语音乐排行榜”[7]。
2017年11月22日,巢湖民歌《好雨好时节》在合肥市第三届民营文艺院团联合展演比赛中,获得综艺类三等奖[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