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侧记
论坛现场一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论坛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非遗展演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本届文博会主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题展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9月7日,2023文化交流与合作论坛在敦煌举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非遗的主体是人民,非遗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培养好传承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网络,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月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敦煌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交流非遗保护经验做法,探讨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举措。
守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传承非遗,本质上是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让人们能够以非遗为钥匙,打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之门。
“当我们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时,当务之急是珍惜和保护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在视频致辞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历史,也为丰富我们社会的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非遗的传承依托于非遗传承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培养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说:“除了在社区培养年轻传承人和群体外,要增强年轻人对非遗的认同感,还需要通过正规教育包含职业教育,培养一支从事非遗相关职业的工作队伍,并积极发挥年轻人在非遗展示和传播方面的作用。”
“非遗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深受甘肃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为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文旅厅厅长何效祖介绍,截至目前,我省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8161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77人。
创新·弘扬
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历史文化底蕴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如何能让非遗不留“遗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说:“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不断培植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基础,构建非遗保护工作大格局,强化非遗作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充分融入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实践、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
非遗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宣传推广、互动体验、展示展演。何效祖倡议搭建合作平台,并表示甘肃愿意为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合作搭建支撑平台;倡议共同深入挖掘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内涵,在非遗保护、非遗展演、非遗创意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利用地区旅游、文化和创意产业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发展。”世界银行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项目国际协调员艾哈迈德·艾威达说,世界银行将支持甘肃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省文旅厅副厅长田学功说:“非遗保护可以利用动漫技术,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在不破坏非遗的纯粹性与原真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再利用。”
交流·互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当今世界,非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推动和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是各国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过去10年的实践表明,这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共享机遇、谋求共同发展的广阔成功途径。”夏泽翰说,要进一步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的属性,研究推动世界各地文化薪火相传,促进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与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中国将一如既往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激励,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和宗旨,为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王晨阳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介绍,中国非遗保护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是:向下走,让非遗保护惠及亿万群众;向上走,推动其成为民族国家主流文化;向外走,让非遗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一系列理念、观点,为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的启迪和信心,也为非遗保护、文化和旅游合作发展搭建了交流之桥增添了动力之翼。
转载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