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非遗又“上会” 宋水仙:马尾绣“绣”出美好新生活


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在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前接受媒体采访。(本人供图)


“一直感觉像在做梦,直到开业那天,我悬在心里的那块石头才放下。”提及上个月刚刚挂牌的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坦言自己仿佛仍在梦中,“没想到这么快,这些宝贝就真正有了一个‘家’。”

去年两会期间,带着全国人大代表和国家级传承人“双重身份”的宋水仙带去了自己精心挑选的水族马尾绣服饰,并提出了修建水族马尾绣博物馆的建议。

“我为这项事业努力了40多年,收集了上万件珍品,一直放在自家80多平米的木房里,屋里同时还要进行绣娘培训,既不利于保护绣品,也不利于这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去年两会,她在会上道出了这些困难,并提出希望修建一个宽敞明亮的博物馆。 

今年1月23日,建议提出后不到一年,上万件马尾绣“宝贝”有了“新家”!——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集展览、培训、销售为一体的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建成了。

“马尾绣,这是我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马尾绣是在水族妇女中世代流传的一项技艺,被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

上个世界60年代,宋水仙出生于水族文化的中心流传地——贵州东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自小跟随母亲学习马尾绣,并逐渐“爱上”了这些精美细腻的“艺术品”,17岁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绣娘。

而开始收藏马尾绣,则源于宋水仙的一次“偶遇”。

上世纪80年代,宋水仙亲眼看到一个外国人花了500块钱就买到一张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马尾绣老绣品,这让她深感忧虑:“我当时就很着急,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被买走了,后辈们怎么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怎么学习和传承呢!”

为了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宋水仙开始收集各种老绣品。

宋水仙正在绣制马尾绣。(本人供图)

为了这些“宝贝”,她四处打工、省吃俭用。即使生活再艰难,也未动过卖藏品的念头。

“1989年的时候,我爱人生病,家里孩子也还小。当时我们真的很困难了,但还是舍不得卖。”多年来,宋水仙遍访“水乡”,收集了上万件水族老物件儿。除了马尾绣珍品,还包括“水书”作品、水族老银饰、老铜鼓等。

2010年,宋水仙将自家的住房改建,成立了水族地区第一个家庭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以前好多绣品都是叠起来、一垛一垛地。现在我们搬到那边(展示中心),都能铺开放了。”过去9年,这些藏品一直挤在80多平米的木房里。

除了拥挤,火灾更是她的“心头大患”。

有一次,隔壁饭店着火,宋水仙第一个冲上去救火。“当时几个小年轻慌里慌张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我赶紧跑到屋子里拎了一大桶水就往上冲,同时大喊,让更多的人赶来救火。”

大家齐心协力扑灭了大火,宋水仙的一颗心也“放回肚子里”。

“当时真是太危险了,想想就后怕。现在博物馆建成了,这些宝贝终于有了‘家’。”宋水仙说,“一路走来我从未想过放弃,马尾绣已经在我心里扎根了。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保护更到位了,我也更有动力了!”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宋水仙知道,只有让马尾绣跟上时代、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发展。

2006年,宋水仙开办了三都县首家马尾绣工艺品店,用收购和寄卖的方式推动马尾绣商品化,“激活”了这门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许多外出务工的妇女回到家乡,重新拾起了针线篮子。

“下雨天、闲暇时,都能绣,不用出门就能为自己增加收入。”宋水仙说,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绣娘收入,也方便她们照顾老人和孩子。

后来,三都县发展出了多家马尾绣工艺品店,宋水仙也先后成立了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宋水仙(中)对绣娘们进行马尾绣制作技艺指导。(本人供图)

这些年,她带领上千名绣娘从事绣品生产,其中贫困户达60%。这不仅带动了技艺的传承、推动了产业发展,更有效提高了绣娘的收入水平,为当地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助力。

现在,宋水仙成立了产品设计和研发团队,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马尾绣文创产品,还实现了实体店与电商平台的双轨销售模式。“以前一年有1万收入,现在有3万了!”绣娘韦娘兴奋地说:“现在我们的绣品都能卖到国外啦。”

去年,宋水仙的马尾绣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300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翻。更多的绣娘在宋水仙的带领下,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绣”出了美好新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宋水仙表示,接下来,她会和其他传承人一起,做好绣娘培训,让技艺传承下去、产品“火”起来。同时,她也希望通过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这个平台,探索出“文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助力更多绣娘脱贫。

宋水仙表示,今年两会她会继续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同时,她还准备了3套“上会”的马尾绣新衣。

“以前马尾绣一直都是藏在大山里,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我希望能更多地展示它的美,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让我们的马尾绣走得更远,民族文化传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