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论评 | 书法创作散谈(其一)



平常到某地讲课,我总想先了解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要我讲些什么。据我知道不少听者要求从实践的角度,即书法创作角度多讲一点。这个想法无可非议,但据我了解,提出上面的要求,是有的同学感到谈书法理论,不能“解决”创作中的具体问题。我认为,同学们在一个时期里,多学点理论,甚至在今后,特别是以创作实践为主的同学,强调多学点理论,多学点文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一点创作实践的人,并不见得就懂得书法艺术的真谛。记得在一次理论座谈会上,有位年轻同志说:“发言的人很多,讲了很多理论问题,对我们搞实践的人来说,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这话乍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理论当然要“解决”实际问题,但细想起来也不尽然。

这样提问题的朋友,一下子把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了。一方面,有一点实践经验的人,是否就懂得了书法,自发地“有了”理论;从另方面讲,有了理论,是否能直接解决创作当中的问题,不能这么说。有了理论,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话,要解决创作中的问题,还需要经过实践。

 

沈鹏行草自作诗《残砖三首之三》

释文:

前尘叠影对残砖,非比珍珉含泪看。

犹幸废墟留柱础,重开广厦上云端。

七绝残砖三首其三 沈鹏诗书

钤印:沈鹏(朱)


理论有它自己的体系和表达方式,并不等同于实践;理论体系不是围绕着每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建立起来的,理论并非实践经验的综合(总和)。有一些专家、著作家,他本身并不是书法创作的实践家,但是他所发表的真知灼见,是一些自诩为有实践经验的人达不到的。


中国历史上画论画史或书论书史的作家大多是画家、书法家。在外国,莱辛、狄德罗、黑格尔、海德格尔都是从美学、哲学进入对艺术的评论。现代作家中,宗白华的《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即很有见地。林语堂的《中国人》(即《吾国与吾民》)里面也专门讲了书法的问题。他们既研究西方文化,也研究中国的文化,而且在中西文化的比照中,对书法获得了很深的认识,他们对于中国书法的美学观点,对于其他艺术的影响,对书法创作过程中的运动感、节奏感、韵律感等的认识,我觉得都是很高的。


黑格尔的《美学》也并没有讲到很多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但他的美学思想,他对形式美的观念,他的“理念”,如果我们加以批判的接受,对我们认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也很有意义。黑格尔认为整齐一律的美是较低级的形态,而形式美的高级形态应是对立统一。我们古代书论中对于状如算子的书法作品是轻视的,优秀的作品应是从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这里说的黑格尔形式美观念对书法就很有启发。


沈鹏草书自作诗

释文:

未尝年少强言愁,逝者如斯不舍流。

山拥夕阳云雾谲,床前明月户窗幽。

聚焦一往家园好,对镜千般霜雪稠。

数请拙毫呈吉语,人文故事可仍讴。

第六句镜指摄影镜头

江苏乡愁展录像访谈 沈鹏诗书

钤印:沈鹏(朱)


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我有点创作实践,我的发言权就一定比人多;如果你是搞理论的,没有“写字”,你的理论就缺少价值,你就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我认为,这些看法比较狭隘,如果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我们怎么能成为一个层次比较高的书法家呢?


苏东坡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苏东坡集》)。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神、气、骨、肉、血俱全,“俨然一佳士”。这种观念,近于“格式塔”理论,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格式塔”理论的移情作用认为客体的物理和主体的心理,在力学结构上面有某种同形同构。这就是说,我这个人在创作书法作品当中运用点、直、撇、捺等等结体成字,通过主体的心理,在力学的结构上面,达到与客观物体的同构。正如写出来的字是对称的、运动的,是有力量的,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这在创作艺术作品当中体现出来,在一定的形式中体现定的意味——生命。


比如写一张字,画一幅画,创作一件雕塑,设计一座建筑等,都是同理。谈这样一种理论,能否具体地解决书法当中的问题?显然它是一种启发,导引你创作出好的作品,并能让你体会到如何欣赏一幅作品。然而了解了这一理论,就能创作出好作品吗?或者反过来说,难道因为你不理解,这样的理论对于创作和欣赏就没有价值吗?又比如说,传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每作一点像高峰坠石;作一横画,像列阵排方;作一戈,像百钧怒发;作一转折,像曲折钢钩;作牵引,像万岁枯藤;作一放纵,就像走路一样趋向前面。


难道看了这篇文章就能写好字吗?但是难道这样的理论对我们没有启发作用吗?总之,我们接受一定的理论,要有实践作基础;而我们对待理论,不能简单地要求它立即解决创作当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要体会列宁所说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书法创作的问题,首先是实践。当然我们还是要学习理论,通过学习理论,丰富、提高我们的认识,因为只有真正理解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沈鹏草书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释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少陵诗 甲午沈鹏

钤印:方不障(朱) 馀(朱) 沈鹏(白)


有人喜欢提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的书风是怎么样的?书法的本质是什么?当前书法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提这样一类问题的朋友,往往从概念出发。如果不是辩证地谈问题,就可能走到一条狭窄的路上去。比如书法的本质这类问题,讨论来讨论去,起码忽略了本质的本身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诸如书法的线条、书法的结构是不是书法本质的一个方面?书法的意蕴同生活的对应关系,像刚才说的“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也可以涉及书法本质的一个方面,但以上都不是书法本质的全部。所以,提书法的本质是什么,还不如提它的特点,本身的一些要素,并做切实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也就涉及到本质问题。有人总希望三言两语就能说出书法的本质是什么,一旦知道这个问题以后,马上就立竿见影,解决实践当中的问题。书法理论可以从多方面研究,比如说书法的形、线、韵律;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同人本身的对应关系;还有,书法与绘画、建筑、雕塑等等的关系;书法同戏剧、文学、电影等等的关系;书法同音乐、诗的关系;还有从社会学、哲学、宗教等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沈鹏诗书作品
释文:
金盏银台翡翠帘,冰心一片荐寒泉。
中华自古崇贞节,屈子沉江誉水仙。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

称屈原为“水仙”水仙五首之一

丙申元日 沈鹏诗书


如果是抽象地提我们时代书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好像也无可非议,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同封建社会不一样,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一样;那么,书法应该跟过去不一样,书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此等等。我想,与其这样提问题,不如多从实际出发,多考虑一下我们书法本身有什么特点;当前的书法,在创作当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我们怎么来解决它,怎样进步提高?笼统地讲我们时代的书风问题,有时也包含这么一种意思,就是设想有一种书风统领书坛。事实上,我们时代的书法风格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因素,有多种书体,多种风格。比如有的强调直观,有的强调与诗词、文字内容相结合,另外,每一个书家又有他的个性。按照百花齐放的方针,我们的书法当然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认定一种风格或一两种风格,说这是我们时代的风格,这样恰恰是把问题变得狭窄了。正确的理论,不是束缚实践,亦不是把实践引到一个狭窄的路上去,而是开放的,为实践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