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山民间故

发布时间:2020-10-31   浏览:4432 


谭振山一般是指谭振山民间故事

 

谭振山民间故事是辽宁省的民间文学。

谭振山的口头文学与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花、筱"三大流派、东北大鼓四项榜上有名。作为个体被申报国家遗产,谭振山是全国唯一一位。今年81岁的谭振山能讲一千多个汉族民间故事,先后有日本、德国学者慕名登门,他还是全国唯一出国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家,但如今,他的故事也面临没有传人的境地。谭振山的1000多个故事,全方位反映了辽河平原汉族农耕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知识与智慧理想与愿望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

2006年,谭振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中文名

谭振山民间故事

申报地区

辽宁省新民市

遗产编号

Ⅰ-20

 

地区

辽宁省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批准时间

2006

 


· 1人物简介

· 2历史发展

· 3发展现状

· 4传承价值

1人物简介

编辑

振山,男,著名民间故事讲述家,祖籍河北,1925年农历十一月十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市 罗家房乡 太平庄村。谭振山的家在 法库县、沈阳市 新城子区、新民市交界处的最东北端,那里是清咸丰年间的移民村,居民来自山东、河南、河北。谭振山能讲述1000多个民间故事,内容多为风物传说、 鬼狐 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这些故事基本通过家族、亲朋传承。谭振山在养育了他的黑土地上生活劳作了80年,在 田间、 炕头、街口、门前给大家讲故事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谭振山在20世纪80年代末民间文学集成调查中始被发现,民间文学工作者对他讲述的民间故事进行了采录。1988年,沈阳市和 新民县共同编辑的《谭振山故事选》出版,选录谭振山讲述的民间故事53篇。

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注意。1992年,谭振山应 日本元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为到会的日、印、韩、意、德等国学者们讲述了 中国民间故事台湾中正大学教授陈益源及其学生曾两次到谭振山家进行采录。谭振山是民间故事家中进大学讲学的第一人。

谭振山是 辽河区域口头文学的代表人物。从1989年起,他被聘为新民市 罗家房乡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1989年又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 民间故事家。现在他是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谭振山年届80高龄,他的口头文学虽得到部分采录,但不足以反映其全貌。目前,谭振山民间故事虽有少量传承人,但只能讲述其中的一部分,若不尽快对谭振山记忆中的故事进行采录、抢救,将成为千古遗憾。

2历史发展

编辑

谭振山民间故事谭振山民间故事的源头都是亲友乡邻。比如旧社会当风水先生的三伯父谭福臣,就擅长讲鬼神怪异故事,像什么《赵匡胤与红煞神》、《关公有后眼》等等;谭振山的继祖父赵国宝是造帆船的木匠,也能讲《泥鳅精受皇封》等不少民间故事。还有新安堡村的几位老先生,像刘万信、国生武、沈斗山等人,也给谭振山讲过《孔子借粮》等故事。一来二去,聚少成多,谭振山也能讲1000多个汉族民间故事了。

谭振山的民间故事贵在口传心记、原汁原味,一个人能讲千个故事,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他很质朴,善于驾驭听众,营造讲述氛围,具有高超的讲述技巧,不突出形体渲染,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生动见长,风格质朴而具有感染力。

3发展现状

编辑

谭振山民间故事谭振山所住的太平庄村坐落在石佛寺山山脚下,谭振山的奶奶娘家姓孙,就在镇上开大车店,每到夜晚,大车店里南来北往的商人、过客都要聚在一起喝酒品茶、聊天下、讲故事。

当时,谭振山特别调皮,不是东屋窜西屋,就是蹦蹦跳跳找人闹,很少有消停的时候。他是奶奶心中的 宝贝疙瘩,为了不打扰客人们吃饭聊天,奶奶总是抱着他,给他讲故事听。什么鬼神、仙女、传奇的,让小谭振山听得非常入迷。说来也怪,只要一听奶奶给他讲故事,他就变得特别温顺听话,而且听一遍就能记下来,并能学得活灵活现。

14岁开始,谭振山便在 田间、 炕头、街口把自己从小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每逢春种之后、秋收之前的这段日子,谭家东边的树趟子里便成了谭振山专场故事会

谭振山讲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大都有德有义,谭振山为人做事也如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样讲德讲义。村里谁家红事写对子、 白事书挽联都少不了请他,邻里有了纠纷,他也主动去劝。用村民的话说:"老爷子出场,谁好意思不给面子?"因为受人尊敬,又有文化,老人一辈子也没干过重活,在村里,他先后当过文书、会计、管过水利。

1988年,沈阳市为四位民间艺人各出版了一本书,其中就有谭振山。那一年,《谭振山故事选》选入了谭振山长、中篇民间故事53则。同年5月, 日本国学院的教授野村纯一访问沈阳时,专门去了谭振山家里听他讲故事。听完后,远道而来的 日本客人深有感触地说:"我明白为什么中国是个道德国家了。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听这些真善美的故事啊!"

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注意。1992年,谭振山应 日本元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登台为到会的日、印、韩、意、德等国学者们讲述了中国3次民间故事,分别是《老龟报恩》、《洞房认义女》、《三忍救妻女》。台湾中正大学教授陈益源及其学生曾两次到谭振山家进行采录。谭振山是民间故事家中进大学讲学的第一人。

谭振山作为 辽河区域口头文学的代表人物。从1989年起,他被聘为新民市罗家房乡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1989年又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现在任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谭振山年届高龄,他的口头文学虽得到部分采录,但不足以反映其全貌。目前,谭振山民间故事虽有少量传承人,但只能讲述其中的一部分,若不尽快对谭振山记忆中的故事进行采录、抢救,将成为千古遗憾。

谭振山有五男三女八个孩子,只有四儿子谭文海和孙女谭丽敏还爱讲故事。但他们最多也就能讲百八十个,远远不能传承谭振山的1015个民间故事。谭振山表示,他唯一希望的是有人能把自己掌握的故事流传下去。

4传承价值

编辑

谭振山民间故事谭振山的1000多个故事,全方位反映了 辽河平原农耕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知识与智慧理想与愿望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以谭振山的故事活动及其影响来看,在我国 故事家群体中也属罕见;加之我国近20年来较有影响的著名老故事家大都相继离世,因此,谭振山也可说是目前所存无几的口头文学家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日,谭振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6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辽宁省新民市的谭振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谭振山民间故事》入选全国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224日,新民市 罗家房乡太平庄村81岁老汉谭振山正在为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讲故事。从14岁开始,谭振山便在田间、炕头、街口把自己从小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至今已讲了67个年头,能够讲1000多个民间故事。今年,《谭振山民间故事》入选全国首批501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仅有的一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个人。